2021-03-22 17:00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团队近期在Nature 旗下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OVID-19重症患者肺损伤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章。
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加速了COVID-19重症患者肺实性病变的消退,改善了肺的综合储备能力。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COVID-19患者标准治疗方法的辅助疗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我们来简单介绍这个临床数据。
1 适应症: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肺损伤
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可导致轻度呼吸道疾病或重度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死亡,疾病重度程度与患者免疫反应有关。目前对COVID-19患者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前期的试验表明,UC-MSCs治疗提高了全肺损伤面积的消退,特别是实性病变部分。UC-MSCs给药即使是在恢复期也对新冠肺炎患者有治疗益处。众所周知,肺间质纤维化也是肺实变的主要部分。因此,肺实变的改善也可能意味着肺纤维化的减轻。目前正在进行长期随访,以监测这些患者的肺部病变,这将提供更多关于患者病理改变(包括肺纤维化)的信息。此外,一期试验已经证明,静脉输注UC-MSCs治疗重症COVID-19并发ARDS的部分患者显示出一些临床指标的潜在获益。
2 干细胞产品:UC-MSCs
UC-MSCs由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备。简而言之,UC-MSCs来自足月分娩的脐带。第2代UC-MSCs为主细胞库,第4代UC-MSCs为工作细胞库。此次治疗的细胞产品是第5代UC-MSCs产物。细胞产品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协会(ISCT)建议的最低标准。细胞产品在天津制备后和在武汉静脉输液前,需要检测每批次MSCs的细胞活力。细胞产品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认证。UC-MSCs产品是一种近乎无色的悬浮液,包含4.0×10*7个MSC,体积为100ml/袋。安慰剂在包装和悬浮液中具有相同的培养基和外观,但不含MSCs。细胞产品制备后,MSCs和安慰剂产品均装在冰盒中运送至临床设施,并配有温度和位置的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以确保最佳的储存条件(8-12℃)。细胞产品通过高铁从天津运至武汉用时不到6h。研究团队还采用了临床试验用药编码及全程追溯系统实时监测细胞的地理位置与温度,保证了良好的细胞活力。
3 临床研究入组情况
此项研究是第一项评估UC-MSCs作为COVID-19肺损伤,包括恢复期阶段患者潜在治疗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也是目前已公布的COVID-19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中,设计和开展最严谨、样本量最大的项目。经过筛选,最终共计100名COVID-19患者注射了UC-MSC(n=65)或安慰剂(n=35)。根据研究方案,除了标准治疗外,治疗组在第0、3、6天接受静脉输注UC-MSCs,剂量为4×10*7个细胞。
4 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
主要评价指标是从基线到第28天肺部总病变区域的变化比例。次要评价指标为肺部实变、毛玻璃病变的变化比例、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图.UC-MSCs对重症COVID-19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最终结果显示,同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第28天肺部总病变改善有加快趋势,其中实性病变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有增加趋势,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有助于肺功能恢复。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此项试验的数据表明,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新冠肺炎安全性良好,可改善肺部病变的吸收,尤其是针对肺部的实质性病灶。
5 文末小结
据悉,在疫情期间开展细胞治疗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王福生院士主动申请、亲赴武汉一线,带领团队军地协同,短时间内完成了入组病例多、随访脱落少、证据等级高的高水平研究队列,在国际上起了引领作用。开展以来,共有来自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医院、科研机构与该团队联系讨论研究方案。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团队在本领域展开了相关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免疫调节、抗炎、修复作用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有助于减轻病毒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为提高重型与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促进肺功能恢复带来新的希望。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石磊副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黄海副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卢学春教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阎小妍高级统计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谢渭芬教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1-00488-5